从肉毒素到双眼皮争议,河南整形美容医院如何突破信任困局?
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当消费者开始用术后效果而非营销话术来丈量医美服务的真实价值时,医美行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价值重构。
在这场价值重构中,机构若仅将生存希望寄托于市场需求的自然增长,无异于蒙眼行走于行业震荡带。消费决策权向数字化口碑转移的趋势下,医美机构的“品性”与诚信,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版权归该消费者所有
多消费者反馈肉注射无效
8月7日,有消费者在美团上评价河南整形美容医院称:“一点效果都没有,花冤枉钱了,希望其他小姐妹避雷他们家的项目”。
图源:美团
单次效果不佳可能被归因为“个体差异”,但其他消费者却印证了针对此类项目的集体不满。
7月26日,一位消费者评价称,其打了几年保妥适去皱,第一次出现没效果的情况。在兑药的时候该消费者就提出质疑,认为该机构护士把药稀释太多,量都没给到位,护士用她所谓的专业直接糊弄过去。
该消费者还提到她是和朋友一起做的项目,但是两个人做的都没效果而非孤立事件。
图源:美团
若技术操作已存疑,机构对消费者评价的操控更值得警惕。
7月14日,一位消费者发布消费后评价,称不要相信该机构的好评,因为该机构会在消费者打完针时让护士送面膜,以此用消费者的手机进行好评。
该消费者是美团搜索看到该机构好评比较高所以前往,但做完项目后该消费者认为此次体验并不理想。据消费者描述,其打了一个简单的除皱项目,却被打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该消费者过去做除皱多次,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该消费者还提到,该机构医生打针时特别敷衍,在没有确定好位置的情况下就为其进行了注射。售后也非常敷衍,不回复信息。
该消费者还上传了自己做项目前后的对比照片以及与该机构客服的聊天记录。
图源:美团
技术与服务的双重质疑
拿面膜换好评与掩耳盗铃何异?当评分真实性被瓦解后,消费者反映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进一步将机构的口碑推向深渊。
5月16日,一位消费者进行了消费后评价。评价内容提到该机构刘医生打针很敷衍,不细致。该消费者本来是要缩小咬肌,结果做完项目后咬肌却特别突出。
图源:美团
河南整形美容医院的技术争议尚未平息,服务链条的不完善却已在售后环节爆发。
4月1日,一位消费者发布评价称其进行下颌缘提升项目已一个月,却没有任何效果。正常情况下一星期应该见效,一个月时效果最明显。但是该消费者的下颌部位依旧如注射前一般,毫无改变。该消费者觉得花费的一千多块钱白白浪费了。
该消费者认为医院装修不错,但医生技术和售后太差劲。其提到,该机构医生在为其打下颌缘时全程没有沟通,不打招呼直接操作,仅用三分钟就结束,导致没有任何效果。
此外,该消费者还提到在注射后没有任何售后人员询问该消费者效果如何以及如何补救。
图源:美团
如果效果缺失与售后失声成为常态,消费者被迫承担全部损失的后果就无法避免。
2024年10月5日,有消费者评价表示,其第一次打除皱时选择了美国的保妥适,本想获得好的效果。打完一个星期后,该消费者的左眼眼尾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两条鱼尾纹。该消费者问了咨询师后,咨询师表示要补打。该消费者前往该机构后,工作人员却表示光打除皱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的,补打也不能完全消除。最后该消费者便不了了之。
图片展示的是该消费者打过除皱针后的效果,该消费者的朋友都说效果不好。
图源:美团
甚至在去年7月,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打了瘦脸针,结果把脸打垮了!
该消费者自述脸颊出现严重凹陷,脸上有两个坑,法令纹也显现出来,认为医生操作水平存在问题。后来,该机构打电话让该消费者再去做项目,该消费者顺便告知该机构自己脸打凹了以及寻求处理的诉求,工作人员称会了解情况并给予回复,此后便杳无音讯。距离打瘦脸针已过去快半年时间,该消费者的脸依旧没有恢复。
图源:美团
除肉毒素外,仍有多项目存在效果争议
对河南整形美容医院的风评来说,项目技术效果争议已经无法控制在肉毒素项目范围,反而向其他注射项目甚至手术项目扩散。
2024年5月6日,有消费者发布消费后评价称其提前约好了时间前往该机构,到店后却被告知之前约好的人不打卧蚕,便临时更换了医生,结果导致其皮肤受伤。
该消费者表示,都说该机构技术最好,却使该消费者的皮肤受伤,以后不会再去了。评价中还附上了该消费者眼部受伤的照片,可见其眼部有一处明显的泛红损伤区域。
图源:美团
需要关注的是,除美团中关于该机构的部分差评内容之外,在消费宝和黑猫投诉平台上还存在着对该机构手术项目的相关投诉。
6月15日,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其在该机构做双眼皮手术,进入手术室后,医生画线还未画好便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该消费者明显感觉到左边眼睛比右边割得长,做完之后该消费者发现两个眼睛完全不一样。
该消费者与该机构沟通,该机构一直搪塞推诿,称需要恢复。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消费者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一个眼睛宽,一个眼睛窄,且右眼眼尾也没做好,该消费者的诉求是需要该机构退款。
图源:消费保
值得玩味的是,双眼皮项目的效果争议也并非个例。
5月14日,有消费者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其于2023年8月6日在河南整形美容医院做双眼皮综合术,此后联系的具体工作人员为美导刘某。
2023年8月7日,该消费者跟美导反映,两只眼睛的双眼皮不对称,右侧缝合线条不流畅,美导称需要恢复后看效果。
2023年8月9日,该消费者感觉眼睛还是不对劲,再次联系美导,美导回复称正常,需要时间要消肿。
2023年8月17号,该消费者眼睛开始逐渐消肿,这时可以明显看到其右侧眼睛线条不清晰,该消费者认为是没缝好,联系美导后,美导以其专业身份含糊过去,让该消费者再等等看,称双眼皮术后效果一两年最自然。
2024年,该消费者发现其眼睛有变成内双的趋势,因为怀孕,不能采取修复措施,选择将就。直到某天,该消费者照镜子时发现双眼皮变成了三角眼,前面两层,后面没有了,直接塌下来了,没有中间的线条。于是该消费者联系美导,美导说可能是脱线了,要为其修复。
该消费者表示,从2023年做完手术开始,该消费者就发现右眼睛这个线没缝好,由于美导一直以专业指导、专业建议告知其没问题,才拖到现在,该消费者认为这是大问题。明明是医生技术问题,还被说成消费者不懂。
该消费者指出,该机构医生做手术时口头承诺双眼皮效果保十年,签字之前,美导宣传也是如此。该消费者想以消费者身份发起维权,投诉河南整形美容医院虚假宣传、虚假承诺、技术不过关。
该消费者要求河南整形美容医院退款赔偿,称自己做双眼皮手术花费了4000元,要求退一赔三。
图源:消费保
如果手术项目亦难保质量,轻医美服务的合规性又如何呢?
2024年10月11日,一位消费者投诉称该消费者于2023年12月在河南整形美容医院预存3万元,并在当月接受了热玛吉超声炮项目。敷完麻药后,主治医师询问其是否要换成超声刀,称效果更好,该消费者回想咨询时对方未提及此事,心生疑虑,最终仍按最初购买项目进行了操作。
做完该项目一周后,该消费者出现烂脸情况,咨询该机构工作人员后,对方让其自行购买药膏。随后两个月,该消费者一直使用医用面膜,红疹现象才有所好转。
2024年8月,该消费者再次前往该机构做了刷酸和水光项目,做完后皮肤又起痘,休养一个月后,其向工作人员询问卡内余额能否退款,工作人员表示随时可以退,但该消费者等待几天后未收到退款相关信息,再次咨询时被告知若退款卡内余额不足还需补钱给该机构。
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并非为了退费而退,而是项目导致皮肤受损,否则也不会不只做一个项目,并且对医院前后不一致的退款说法感到不满,质疑该机构“随时可以退”后又要求补钱的依据是什么。此外,该消费者还指出刷卡时没有合同,医院也未告知不能退费。
图源:消费保
合规失守谁之过?
如果医美机构对医疗本质缺乏敬畏之心,那么合规问题将是最终失守的堤坝。
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誉美医院管理集团成员,企业实缴资本10000万人民币。
据天眼查显示,该机构存在诸多经营风险。其中包括司法案件25起,行政处罚2条等。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显示,该机构于2024年3月6日被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图源:天眼查
2019年6月25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因该机构使用过期、失效的"一次性医用布包"等5种产品6个规格的医疗器械,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最终,对该机构处以没收过期、失效的医疗器械并处罚款24000元的处罚。
图源:天眼查
长远来看,医美机构的生命线不在于如何规避消费者质疑,而在于构建质疑发生时的响应及修正能力。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真正具备战略韧性的机构,或将是那些能将每起效果争议转化为技术迭代契机、将每次服务漏洞修补为信任重塑支点的先行者。